XIAN ZHUANG
要谈“新中式”,首先解读中式。中国传统的造物风格,宏观上可分为官作与民造,审美又有雅俗之辩,各个地方,因为风土人情的差异,又有区域化和民族化的风格特点。所以,谈到传统中式,是万象之学,言必不尽。而中式的复兴所取得范样,却是有规律可循的。“中式”的说法最早来自洋风东渐的民国,虽然清朝也有西洋景,但毕竟洋人气候单薄,比不得甲午之后,口岸开放,中洋通商后的影响大。所以民国的洋风是对应“中式”说法的开始。民国的造物风格,中西合璧,无论西体中饰,还是中体西饰,出发点都是为了给求新求变的新贵服务。建国后,国人生活方式虽有改观,但审美上并没有突破民国以来的影响。开国带来的新官式(如十大建筑)并没有形成上行下效的气候,苏式的影响力虽然大,但波及的无非是政治气候集中的区域。真正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大规模引入与普及,板材盛行之后,才是要谈“中式”复兴的开始。
自古以来,无论中西,古典样式的重新流行并不鲜见。中国人的怀旧情怀之重,自不必说,宋朝金石学盛行,博古纳新之作比比皆是。虽不见于家具,但陶瓷的官窑产出,无不透着青铜古意。仿古并不代表陈腐,却是新气象的时尚,尊古出新,才有了宋瓷的高雅。至于西方人的古典
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