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观音像身体部分是一根巨大的楠木;白塔寺的三世佛,采用的是金丝楠雕刻;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佛龛,也是金丝楠木的。但在民间却很少用楠木,即便是殷实人家的四合院,也甚少。如果发现了民间凤毛麟角的楠木坨架,那肯定是明代的宅子,到了清代,因楠木的越发稀少,民间四合院多采用松木。
楠木木质细腻,经打磨后,非常具有观赏性,可用性强,在历史中屡屡可见它的身影。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部分漆器,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七千年前的漆碗,都是楠木胎。由此,也说明了楠木的另外一个优点——耐腐。其实,阴沉木也证实了它的耐腐性能,阴沉木又称之为乌木,它是楠木被埋藏于地下或河湖底之中,历经成千上万年的地质变化和炭化,使木性、质地发生细微变化而形成的,这个形成的过程足以说明楠木抗腐蚀性强。
相比其他大部分木材,楠木还有一个突出的性能,不易变形。这里举两个例子,一个是故宫三大殿的金漆家具。明代所有的高档家具几乎都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