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都是金丝楠木。这个没法考证,只能是猜测。
从出土的实物可以证实, 皇家和上层贵族的墓葬棺椁大多都是金丝楠木, 一直沿袭到明代, 到了清代的时候才稍微变化了一点。据史料记载,康熙也曾派人去四川、云南采过楠木,不仅没采回来还死了不少人,去云广川贵采木劳民伤财,于是停采了,只好去东北采黄松使用。直到现在北京的古建筑修葺,不修则已,一修一换件就是黄松,所以北京现在的古建筑往往是金丝楠与黄松掺杂的状况。
现在故宫里留存的家具,金丝楠的家具数量也并不多,但是重要场合的家具都是要有金丝楠的。这些金丝楠家具,多数都要贴满了金子,或涂满了油漆,不露木头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也是为了防止虫害和开裂变形或者是受潮。还有金丝楠既然是软木头,因此贴金子涂油漆都非常的牢固,既有装饰的作用,又起保护的作用。要是硬木就不行了,就不能涂油漆,第一是没意义,第二是过了三五年漆皮就剥离了,因为硬木不吃漆。所以软木家具往往是上漆的,只要是贴满了金子或涂满油漆,这个家具的木胎肯定是软木,皇宫里漆家具用材第一是金丝楠比较多,再有是杉木、樟木和椴木。
金丝楠可以入药,这也是可以开发的既老又新的课题。唐杜甫有赞美楠树的《高楠》诗:
楠树色冥冥,江边一盖青。近根开药圃,接叶制茅亭。
落景阴犹合,微风韵可听。寻常绝醉困,卧此片时醒。
诗中的“近根开药圃”,即说明在唐代已认识到楠木的药用价值。而“寻常绝醉困,卧此片时醒”句则说明楠木还有解酒和提神的作用。
金丝楠受到追捧还有一个原因,现在人追求文化,追求传统,凡是皇上用过的东西现在都时髦,皇上没用过的东西就不行。比如说皇帝用黄花梨、紫檀、金丝楠,现在的价钱都往上升,其实比这些木质更好的也有,但就是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。这是传统文化注入的结果。皇上用过的一定是好的,皇上没用过就不行,这是人们的习惯认识,不能说它错。我们今天研究金丝楠要从实际出发。
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,就是希望以后在开发金丝楠的过程中,努力创作并制作经典作品。木头只是大自然的恩赐,要是光炒木头,可能会误导人们,不如做点好家具,让经典的金丝楠作品一代代流传下去。金丝楠和黄花梨、紫檀都是木头,它们可以做成各种艺术品,可以做成各种日用家具,也可以做成别的。木头本身并没有文化,木头制作出的艺术精品,才能真正上升到文化层面。我以为,只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,展示文化艺术底蕴的形式,才是真正属于人民的物华天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