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工艺匠师还是艺术家,他们的创作都是需要附着在一个载体上的,笔筒便是这样一个颇受艺匠钟爱的表演“舞台”。自清代开始,笔筒所呈现出的工艺创造力足以令人瞠目结舌:周制嵌宝、错彩镂金、深雕浅刻、书篆金石等工艺技法无不挥洒其上,或燕飞蝶舞,著手成春;或万感横集,行气如虹。可以说,一方笔筒即是一座中华美术的百工坊。
笔筒发展至当代,其功能已完全由实用性向欣赏性转移,呈现出新老两种工艺美术技法交叠、融合与疏通之势,除在用材与题材上越发丰富多彩外,更在工艺表现与视觉语言上托映出极富时代意义的艺术张力,完成了对一件传统器物艺术再加工、再创造的过程。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本文所引《寒雀图》、《五牛图》两方笔筒(见图1、2)。
图1_《寒雀图》笔筒
小满
64
74c
m
2
.
5c
m
18c
m
23c
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