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     版面概览
 第B060版 正文
·正文
2017年05月01日 刊号CN21-0001
       
B060 正文 2017.05.01 星期一

正文
    不可否认,《寒雀图》是一幅传世名作。关于这幅作品的鉴赏,国内许多美术研究人员发表文章谈了审美经验。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,《寒雀图》是三四二布局,即左侧三只麻雀,中间四只,右侧两只。认为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普遍特征,使得画面渐次过渡、重点突出。其次,这幅画作动态与静态呼应,使得画面充满灵气、形象生动。其三,从敷色技法对该幅画作进行了分析,认为崔白画风清俊淡雅、苍逸野阔、恬淡静穆,明显有别于五代至北宋时期黄荃的浓艳画风,风格鲜明,成为改变宫廷画风的代表。
    其实,上述鉴赏只是对该幅作品的泛泛评价。特别是在构图和布局上,表面看三四二结构较为准确,但是仔细解读,我们不难发现,《寒雀图》在结构上应为三三三布局。这个布局结构,准确来说应该是动态的。左侧三只麻雀是一组,画面是鸟儿立于粗壮的树枝之上,神态安然,似已入梦,其中一只甚至半张其喙,梦状惟妙惟肖;中间四只,其中三只神态为半睡半醒状态,似是打盹,上下呼应,但神态投向中侧和左侧。最具特点的是该组画面中右下角的那只,大睁着眼睛,视线完全被右侧两只鸟儿的状态所吸引。右侧两只鸟儿,一只是飞翔觅枝,另一只为倒挂状,翅膀振动,有立足未稳的嬉戏之态。实际上,从动态上看,这三只鸟儿才是一组,也因此,这幅画作的结构布局应为三三三。
    上述结论仅仅是从动态线上来鉴赏,还有时间线,画面上左侧三只明显是先来者,已经占据粗壮位置,安然入眠。中间四只为次来者,状态为动静兼而有之。右侧两只为迟来者,只能找最细的树枝安憩。若是从空间线来鉴赏,先来者立于粗枝,后来者位于细枝,这样渐次安排,将空间与鸟儿互相“争”位置的意味表现得格外丰满,突出了一个“争”字,但又不是敌意的那种“争”,带有从画境到情境之间的深层次过渡,因此鸟雀各种神态呼之欲出,增加了艺术感染力。这些恰恰说明,用三三三结构布局去鉴赏《寒雀图》,艺术状态会更为准确。
以上三幅《寒雀图》局部是按“三三三”布局截取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