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     版面概览
 第B018版 正文
·正文
2017年05月01日 刊号CN21-0001
       
B018 正文 2017.05.01 星期一

正文
    笔筒在古代文具中出现得最晚,大致到了明朝晚期,文人的案头才设置笔筒。这与一般人的想象有些出入。笔筒造型简单,一般口底相若,呈筒形,少有大的变化。比起其他文具,笔筒简单而实用,可在明朝中叶之前,文房用具中却没有笔筒。
    笔筒的前辈大致有笔架、笔床、笔格几种。笔架何样?宋朝鲁应龙在《闲窗括异志》中有准确描述:“远峰列如笔架”。这使人对宋人案头常置石头有了功能上的了解。宋元明清大量传世的笔架山,应该就是置放毛笔的一种文具。床为卧具,显然笔置于笔床定为平放。明人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笔床条中称:“笔床之制,世不多见,有古鎏金者,长六七寸,高寸二分,阔二寸余,上可卧笔四矢。”具体而形象。笔格其名古涩,据《长物志》描述,笔格为石、玉、铜、瓷、木等材料所制,式样不外乎山形,或各类演变成有起伏者均被视为笔格,与笔架式样及功能大同小异,可视为别名。